惠州首批福彩人徐燕妮:“尽力赠予他人更多玫瑰”

发布时间: 2022-08-16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分享:
打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福利彩票已走过35个年头。作为惠州首批福彩人之一,徐燕妮带领着她的44080302号福彩站也已走过29载春秋。

  从推着“手推车”到大街上摆摊卖彩票再到开起销售站,从自费定制笔记本、挂历等礼品送给购彩者到为老购彩者包新年利是……数十年来,徐燕妮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站点形象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一度曾同时经营4间销售站,成为惠州福彩圈子里为人称道的前辈。

  徐燕妮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将牢记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赠予他人更多“玫瑰”。

  首批福彩人

  从“手推车上的福彩站”做起

  在惠阳区,与“千年墟市”淡水老街相毗邻的崇雅路商圈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老牌商圈。数十年时光荏苒,这里繁华风韵犹存,依旧是居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徐燕妮的福彩站就在这片车水马龙之中。虽然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彩票销售机、中奖号码图、电子宣传屏、茶具桌椅一应俱全。墙上还悬挂着几张泛黄的获奖证书和照片,诉说着徐燕妮与福彩事业的往昔岁月。

  望着眼前的旧物,徐燕妮逐渐模糊的回忆涌上心头。1993年,她由于个人原因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申办了福彩销售站,成为惠州第一批福彩人。自此,福彩成了这名“65后”女性一生的事业。

  “不仅有一份工作,还可以做善事。”徐燕妮选择福彩的原因很简单,“每100块钱就有35块钱做善事,既能解决自己的工作,又能帮到别人。”她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只是,她没想到的是,那个年代,卖彩票并不容易。

  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便是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深圳经济特区的惠州,也没什么人知道彩票。人们大都不太相信彩票。

  “两元献爱心,有买有希望。”徐燕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宣传标语,想方设法推广福彩,让大家了解彩票到底是什么。她还主动出击,将福彩站“搬”到了“手推车”上,“走到外面去做广告”。

  所谓的“手推车”,其实是徐燕妮花600元定制的一张可移动销售台。如果忽略掉底部用于移动的轮子和为购彩者填写投注单准备的可折叠桌板,就像现在商场里的商品展示柜。销售台的透明桌板上摆放着一部台式电脑和一台24针乐声牌打印机,用来销售电脑票;桌板下有序地陈列着各种在售的即开型彩票,供购彩者挑选。

  徐燕妮在当时最繁华的商场门口租了一个摊位,每天推着“手推车”过去摆摊卖彩票。一人一凳一“车”,从早上8时半到晚上10时,即便“一天才卖两张彩票”,她也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付出终有回报

  曾获得“全国百佳投注站”

  “万事开头难”,而徐燕妮的“开头难”持续了六七年。在她的印象里,从1993年到1999年是最辛苦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早期福彩知晓度不高等因素影响,福彩站收入曾一度无法支撑成本支出。

  这种不赚钱的漫长初期,徐燕妮是如何捱过来的?“可能是性格吧,想做这件事就要做好。”徐燕妮说,她相信福彩事业的发展前景,终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经历了半年多的摆摊生活,徐燕妮慢慢了解到购彩者需求,便开始在服务上下功夫。她重新对站点进行了装修,不仅扩大了场地、安装了空调,还为购彩者提供免费的茶水。她请了两名销售员专门打票,而她则负责“斟茶倒水,跟购彩者解释怎么买彩票”,与购彩者建立关系。当时累积起来的深厚情谊,有的甚至延续至今。“有一位老购彩者欧阳伯,今年已经80多岁了,二十多年了,一直坚持从惠东白花坐车来这里买彩票。”徐燕妮说。

  在新旧世纪之交,随着彩票站的销量有所好转,站点形象也有了转变。窗明几净的玻璃橱窗,整齐划一的职业着装,专门的购彩引导员和销售员,从管理到服务,每一个环节她都精益求精。

  “惠阳区第一张彩票号码图也是我设计的。”徐燕妮回忆道,大概在2001年,深圳一名购彩者刚好到站点买彩票,他很想知道上期的中奖号码是什么。在这名购彩者的启发下,徐燕妮设计了一张开奖号码图,并自费印刷出来张贴在销售站,方便购彩者查阅参考。

  熟悉的同行都知道,徐燕妮舍得为销售站花钱。她早期就会为购彩者准备小礼物,比如印有彩票玩法和销售站联系方式的通讯录笔记本,找印刷厂定制的广告挂历,和每年新春开市为购彩者准备的彩票红包……

  徐燕妮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二者是成正比的。在她看来,不论是开出一注500万元头奖,还是销售站被评为2005—2006年度“全国百佳投注站”,都是回报。

  传承公益理念

  尽绵薄之力,助人为乐

  “妈妈,你卖彩票能帮助多少个小孩啊?”

  “一个小孩资助5000元的话,妈妈卖彩票能够支持5000人就不错了。”

  “那这样你要卖多少年彩票啊?”

  “卖30年吧。”

  这段徐燕妮与孩子间的对话发生在2003年。当时,福彩推出爱心助学计划,每名困难学生可获资助5000元。她当时算了一笔账,乐透型福彩公益金比例按35%算,她至少要再卖30年彩票。

  徐燕妮守着与孩子间的公益之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至今。作为惠州为数不多曾荣获“全国百佳投注站”的业主,徐燕妮与福彩事业相伴成长的29年,也是她与公益携手同行的29年。

  事实上,徐燕妮的公益理念并非从经营福彩站才开始萌芽。早在年少时,“做好事”就已经烙印在她的生命里。

  徐燕妮记得,小时候,在大亚湾澳头的一个小村庄里,母亲常常带着她和姐姐做好事:“我妈带着我们两姐妹,经常给那些没有子女的五保户或者小孩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割草、担水”“家里以前有条路一下雨就烂,我妈也会带我们一起把低洼的地方用碎石子垫好”……

  在母亲的影响下,徐燕妮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看到别人有困难,她总会力所能及提供帮助。比如,听说欧阳伯在村里修路钱不够,她就主动赞助了1万元;2014年,得知家住淡水的高先生因突发脑中风令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而两个年幼的孩子又“嗷嗷待哺”,她便一直爱心资助高先生一家人至今;2018年,通过水滴公益了解到爱心助学需求,她就一对一资助河源龙川的两个小孩子上学……

  就这样,“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福彩公益理念在徐燕妮家里代代相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赠予他人更多‘玫瑰’。”徐燕妮说。


附件:

扫描二维码关注

福彩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

福彩APP

扫描二维码

关注福彩

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

下载福彩

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i深圳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