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养老人才供应不足成为阻碍养老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近年来,沈阳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扶老政策,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从事养老护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奖励政策: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一线养老服务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可以获得4万至6万元的奖励。政策力度之大,给从事养老护理的一线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让他们感觉更有奔头。
梁小娟今年41岁,从事养老工作近20年。她所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大都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员全方位照顾。每天,她扶抱老人几十次,为他们吸痰、翻身、叩背、喂饭。除了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外,梁小娟还要为丧失行为能力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虽然工作很累,但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梁小娟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梁小娟一开始就抱着对职业极大的热忱入行。2004年,梁小娟从医大高职院护理康复专业毕业。在她看来,养老行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毕业后就选择到养老院工作。
在梁小娟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经历让她记忆犹新。那是一位姓石的阿姨,因为身患重病,被家属送到了养老院。刚入院时,石阿姨完全不能动,早晚都需要有人看护。为了照顾她,梁小娟跟石阿姨住在一间屋子里,每天晚上起来给她翻身、上药。
石阿姨当时精神状态不太好,有时候会比较烦躁。但是梁小娟很有耐心,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石阿姨,还经常跟她聊天安慰她。此外,梁小娟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石阿姨做康复训练,让她逐渐恢复了身体功能。
经过梁小娟的精心护理,石阿姨的状态一天天好起来,从瘫痪在床到能坐上轮椅。这段经历让梁小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也更加坚定了她继续从事养老工作的决心。 人们常说“老小老小”,意思是指照顾老人和小孩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但实际上,护理老人比小孩要难得多。老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服务工作很难做得面面俱到。但是,从事养老工作可以让一个人磨练出更耐心、更细心、更有责任心的性格。
梁小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她深刻地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这里的老人需要她的照顾,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医疗上,她的照护都能对老人的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能够平平稳稳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对于家属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尽管如此“被需要”,但养老护理员一直都是“最缺工”的职业,因为鲜有年轻人愿意入行。
为了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养老服务与管理类毕业生到养老服务领域创业就业,不断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高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2018年,沈阳市下发《关于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工作的通知》,为入职沈阳市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发放4万至6万元的入职补助。补助资金来自福彩公益金。
梁小娟得知消息后,填写了《辽宁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补助申请表》,并将申请材料由供职的养老机构递交给所在区民政局。经过审批,梁小娟成功申领到了5万元的入职补助。当谈到领取补贴的感受时,梁小娟难掩内心的喜悦,“当然高兴啦!”这笔“巨款”对于梁小娟来说,不仅仅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带给她一种价值感和荣誉感:“有种被认可的感觉。”
沈阳市大东区德济养老中心院长张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认可度低、工作氛围沉闷和传统的养老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阳市出台了入职补助政策,直接补贴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的毕业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张岚表示:“我们这个行业一直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吸引高层次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如今,这笔钱直接补贴给一线护理人员,让他们能够长期稳定地在机构工作,对机构来说是好事。而且,这些专业人才在成为机构中坚力量的同时,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对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都有好处。”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一级主任科员沈华介绍,文件落实以来,已惠及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10人,共发放补贴48万元。今年就有5名养老护理员符合申报条件。根据补贴标准,2023年总计拨付毕业生入职补助资金24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福彩公益金19万元、市福彩公益金5万元。
长期以来,福彩公益金在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过程中,贡献了举足轻重的资金支持,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保障作用。沈阳市本级一直坚持落实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发展的要求。一笔笔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为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让年轻人干养老有前途、有奔头,让夕阳更红,让朝阳更美。
扫描二维码关注
福彩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
福彩APP
扫描二维码
关注福彩
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
下载福彩
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i深圳
APP